1961年底退伍後,靠了裙帶關係到 台灣最大的合板工廠上班。

工廠位於高雄 愛河跟縱貫鐵路之間的夾長地帶。

3位同期進來,學化工的單身男同事佔用了一間平房。

平房是雙連的眷屬宿舍 ,用刨車進口的 ”柳安木”剩餘的 "圓木捲心" 搭建的。

有庭有院,鋪榻榻米的兩房,面對一廳,成"品字形",當然有外加的廚房、衛浴。

我們住宿是免費的。

第一張33 轉黑膠LP唱片是在高雄新開幕的大新百貨公司買的。

是 台灣翻版壓製,沒有版權,號稱  ”亞洲”的片子,一張 30元。

月薪 1,200元,上繳雙親結餘之後,大約有預算 可以 買進 兩三張 黑膠。

亞洲版的紙外套,千張一律,只有一個 "花樣", 只記得有紅跟橘黃兩個套色。

唱片表面可以看出有 "奈米粒子”。

好像有塑膠膜內套保護。

放在 DIY 自做的 "音響系統", 西德 made in West-Germany 的  Dual 轉盤、晶鹽唱頭、寶石唱針之下 ,炒豆聲並不嚴重。

宿友借來幾張美國原版的,有一張是 Columbia 的貝多芬 英雄交響曲。 我拿 亞洲版的比過,不會輸它太多。

比較困擾的是,有些 "跳針"  過不了關的,要騎腳踏車跑一趟大新,跟很親切美麗的櫃臺小姐更換。

一年過後,大約擁有了近百張 ”之多”。

有20幾張,借給 室友,我離職之後,就不知所終了。

1965年成家以後 孟母三遷、流離失所,共搬了7次家,到1985年定居下來,CD已經當道,LP”宣佈”出局,我把這些 台灣盜版的幾百張 LP全部掃地出門,只留下 DECCA, EMI 有授權的 福茂、四海 十幾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in 的頭像
    Stein

    stein大小聲

    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