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n試驗14吋的唱臂,小郭先生跟Colin要了另件,發揚光大,做了16吋400 mm長的,有照為證。據說效果很好。
跳遠高足,落地之前會在空中奮力擺足,又得一步one foot遠。
要是把小郭的16吋唱臂跨坐10吋長的<母臂>上,加起來就有26吋長了。循軌誤差只有LP內外溝組走動的距離3",除於臂長26", 3/26=0.115弧度, 1弧度相當57度角,0.115=6.6度 peak to peak,最大誤差小於3.3度。唱頭固定時,只要再加上一點點偏角,就接近<直切臂>的零循軌誤差了。
我想這樣把長臂一分為二,兩個小系統,比較好處理。後頭的母臂只管左右小角度的LP溝槽的modulation變化,而上下LP波浪起伏就交由前面的<子臂>應付。照理:對抗波浪LP, 長臂運動角度小 比較有利。短臂運動輕巧、有利高頻。有點像兩音路喇叭,要是把子、母對調,前面子臂管左右震動、後面母臂帶動子臂,管上下波浪運動,恐怕又是另一種表現。
現成的就可以拿小郭手上的upper holder穿上唱臂碳纖維管當<子臂>,
把這個 lower holder想辦法固定在另外一個唱盤轉盤的周邊上,轉盤直徑12吋,因此得到5-6吋長的<母臂> <母盤>。
要是透過加長的一塊固定<長條>20吋到唱盤上面,每邊各10吋,重量平衡一下,轉盤一邊延展5吋,就是10吋的母臂。
播放當然要在<禁區>裡,我看恐怕還要掛<防風蚊帳>呢!
我要是撿到20吋的電風扇,也可以拿來改裝、當10吋<母臂>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