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懂為什麼這張照片沒有辦法移位,移位了就不見了。)



近日Colin討論區有關線材的意見相當多,我也湊了一腳,說過:

 

 

我不玩線,也不挑線。
只要不太難看、電阻夠低就好。
但是訊源遮蔽線越短越好,因為怕高頻損失,感應到的雜訊要經過幾段放大。
喇叭線寧願讓它長一點,換取點一點的訊源線。因為功率輸出一般夠大了,喇叭線長、阻抗引起的效應有限,線之後也再沒有放大作用,有甚麼道理會改變聲音呢?
畢竟1000元可以換十張舊的黑膠片。


也說了:

 

我同意ColinCLS兩位對線材的態度。也沒有能耐或興趣玩它。
事實上有1台單端、3台推挽機上我是用下面連接照片這樣的線材。
一條20尺長、兩端有1/4"公插頭,USD 十幾塊,剪成兩條剛好配一台。
機子跟線材要配一起,很<孤獨>(台語)的作法。

主要原因是用上Hammond Canada國製造的output transformer
他們的次級4-8-16-mute 歐母大半是透過圖中的rotary switch1/4"母插達成的。

 


連帶的方便是改4-8-16負載可以及時切換。









也提到:

 

這位老美Mr. Bruce Rozenblit 鐵口直斷、膽敢破除神話,指穿<國王的新衣>,有人讚他、有人幹他。
Amazon.com搜尋可以看到一些品評。
售價USD 168,-是有些離譜。剛出來時我買不到USD 30,--









為此,我再翻看攸關喇叭線的幾頁,這位洋和尚大意是說:

 

1.

集膚效應skin effect跟線材的導電度(銀、銅、鋁、鎳,依次遞減)、線徑(美規AWG號,12, 14, 16, -- 20, 22依次直徑遞減)、傳輸的頻率Hz高低,成正比例加大。呈現的效應就是電阻值增加。

舉個具體的列子:

常用的AWG #22 機內配線,直徑0.63 mm,在20kHz高音頻時,集膚效應引起的有效電阻會增加0.5%, 一根10吋長的22號導線看起來也不過變成是10.05吋而已。.

常用的AWG #12號喇叭線,直徑2 mm,在20kHz高音頻時,集膚效應引起的有效電阻會增加33%, 好像很嚴重,其實不然。以10呎長計算,正、負線一來一往共20呎,直流電阻是0.033歐姆,增加了33%相當0.011歐姆,加總也不過是0.044歐姆,也是<蚊子釘牛角>

因此集膚效應在音頻範圍裡,不必大做文章。在1000安培大電流、數英哩長的輸電線、radio高頻另當別論。


2.
Mr. Bruce用的喇叭線是由260細細的銅芯編成的纜線(他說零售店不打折的時候,以每呎USD 1.5 (約 台幣 150元米)買的,總共只花usd 35(相當台幣 一千元)。
比起採用一般檯燈電源線 AWG#16,聲音表現聽得出來,有好一點。
至於會比電源線勝出的機轉道理(associated mechanism)何在,他也說不上來。頂多只能說它是改變了電場的緣故吧!電場確實有改變,這就牽涉到另外的題目 。
(stein註:電纜線含有直流電阻跟電抗電阻的成分,個別電纜成分比例可能不同)
也因此形形色色的電纜喇叭線,聲音會有不同的走向。

Bruce建議DIY試一下這樣的喇叭線,看看<集膚>是否有效應?:
十條AWG#22相當一條AWG#12.
花上usd 40 (台幣1,200-)買一卷100呎長,有十條AWG#22的電線,把它分剪成25呎長,可以DIY成4條喇叭線。只需要剖掉兩頭的包皮,十條線連接起來就是了。這樣是大幅度減低集膚效應。材料成本也不過usd 0.8。
市面上有這樣的多股電線,一卷100呎長,售價usd 30-150, 要是集合有志一同<團購> 那就更省錢了。

這樣的DIY喇叭線跟現成市售的喇叭線一呎usd 100, 便宜的程度無法相比了。

還有好玩的:
市售有鍍錫過的編織銅線,有圓筒形的,有扁平形的,依大小,售價一呎不到usd 2元,因為是裸露的,要自己套加上<收縮絕緣套>.





原文的上下兩頁


要是Bruce講的對,喇叭線的表現還跟系統的<電抗回路>有關,那就是日本話的 <仕上>shiyaga,英文的final touch, finishing , 中文的<調味>一樣了。

我一向只跟光華商場買一米不超過100元的喇叭線,有些還是<乳臭未乾>,有絕緣皮散發出來DOP可塑劑的味道。
以不變應萬變,倒是歪打正著。

十幾年前在台南妹夫家裡,看到10幾萬元,草繩大小的喇叭線纜,肅然起敬,敬佩他花錢的大手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tein 的頭像
    Stein

    stein大小聲

    Ste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